北京一车位卖出138万元天价,抵得上三线城市一套房(2)
马先生是陕西某国有企业员工,2016年登记购买了单位团购房,当时每平米不到6000元,房子将于今年底交房,却被告知收房前还必须购买一个停车位,一次性付款21万元,“可能开发商也希望能借卖停车位多收回一些利润吧。”
记者梳理发现,网络上,反映这种情况网友不在少数。在2017年环京楼市迎来史上最严的楼市调控时,就曾出现过停车位被开发商捆绑销售,停车位价格占房价一半的现象。
在北京,新京报2018年11月曾报道,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幸福家园小区有业主称,开发商以每个60万起,最高99万元的价格向业主出售停车位,业主们难以接受。对此,北京市住建委工作人员表示,开发商自有停车位出售、出租完全市场化,不受管控。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城市管理研究所所长黄石鼎表示,停车位具备小区公共配套性质,业主有优先使用权,在停车位定价、租售问题上,开发商与业主应该进行协商。如果市场化运作下完全由开发商做主,最终造成停车位价格飞涨,不能真正解决停车位紧缺的难题,管理部门应该对价格与租售用途进行监管。
涨价背后的停车难该咋破?
由于汽车保有量的不断上升以及现有停车位利用率不足,停车难已是北京等很多城市的普遍现象。
ETCP智慧停车产业研究院与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联合发布的《2017中国智慧停车行业大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北上广的停车位利用率在40%-50%之间,全国90%的城市的停车位利用率在50%以下。
以西安为例,今天新闻,2010年,西安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100万。此后仅仅8年时间就增长200%,在2018年5月突破300万辆大关。
据测算,这300万辆机动车80%集中在主城区,而对应区域停车位共有108万个。这就意味着还有近三分之二车辆没有停车位可以停。
然而即使如此,这108万个停车位也不能充分利用。在报告统计的10大样本城市车位使用率中,西安车位使用率约52%,也就是说108万个停车位中只有50多万得到了利用。
《报告》指出,10个样本城市中利用率最高的深圳不过55%,最低的武汉利用率仅为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