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人物 > 正文

拍出天价的中国油画名副其实吗

2019-06-14 13:40作者:佳儿

原标题:拍出天价的中国油画名副其实吗?靳尚谊:仅靠学习永远达不到西方油画高度

华夏时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公培佳 青岛摄影报道华夏时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公培佳 青岛摄影报道

  动辄拍出千万甚至过亿天价,上百万元一幅的中国油画更是常见。和西方油画超过500年历史的沉淀相比,进入中国仅仅100年,真正百花齐放其实不过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中国油画作品在拍价上迅速向西方油画靠近,真的实至名归吗?中国油画目前的水平在世界油画艺术殿堂里到底居于什么位置?

  “仅仅学习西方就能超过西方吗?很现实的是,我们学习时发现,中国人学油画跟西方人比有天然的弱点。”中国油画领军人物、中央美术学院(微博)原院长靳尚谊5月11日在山东青岛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称。当天,“时代的印记·靳尚谊油画与素描作品展”在青岛市美术馆开展,靳尚谊早期和中期的41幅作品亮相。

  也正因为有这个弱点存在,画油画70年、今年85岁高龄的靳尚谊对本报记者坦承:“我学到现在,几十年了,可以说画油画比较熟练了,但是要我完全弥补这一弱点,十分困难。”

中国油画大师靳尚谊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中国油画大师靳尚谊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

  同时在青岛市美术馆开展的“百年油画的轨迹·大都美术馆油画藏品展”,则展出了詹建俊、全山石等国内油画大师的133件作品。对此,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晓凌形象地描述为,中国油画发展至今100年来,整整一代人甚至几代人都在为中国油画的未来铺路。

  中国油画路在何方?

  中国油画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时期:20世纪上半叶学习西方油画,产生了一批倾向于印象主义手法的作品;1950年代开始吸收、借鉴西方各种油画技法,涌现了一批写实主义作品;1980年代至今,进入了多元探索时期,出现了各种形式和风格并存的局面。

  西方油画100年前引入中国后,无可避免地面临着精微深博的国画传统语境。这两种艺术的差异如日月之显著,各自不仅受地域、时代、社会和民族生活、思想与精神的影响,反过来它也塑造着这一切。

  可以说,中国的油画艺术作为文化形态的脉络,从一开始就面临东西两种文化交织、交融的复杂状况。而作为我国当代油画创作代表人物之一,又长期担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靳尚谊却深刻认识到了中国人画油画的一个天然弱点。

  “中国人观察事物是线描的和笔墨的,西方人则是体积的、空间的。所有西方艺术,包括油画、话剧、电影都是写实的画种;中国的国画、京剧都是写意的,是表现型的画种。”靳尚谊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称,中国人画画看线、看界限,西方人看的是面、空间和体积。

  他指着美术馆墙上的一幅画说:“除了观察方法,色彩也不一样,中国画颜色很简单,这幅还是工笔重彩的,要是水墨画就全是墨了;西方油画是调颜色,不同的光照向一个颜色,呈现出来就不一样了。”

  “不同的风俗、文化,以及审美和观察方法,要完全改变中国人的这些,是不可能的。”靳尚谊的话,是不是预示着中国的油画永无出头之日?事实上,早在40多年前,还在学生时代的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孙景波就向老师靳尚谊请教过这个问题。“我们的艺术高峰会在什么时候产生?靳先生说‘反正不会在我们这一代’。”孙景波5月11日对记者回忆说。

  让孙景波颇为担忧的是:欧洲油画500年的路,中国用了40年就给演绎了一遍,全部是以简易的方式作出来的。在这其中,只有少数人在总结教训并寻找出路。

  “既然这么多不可能,我们就尽可能地把西方油画语言的特点,尤其是它的美学到,完全学到也是不可能的,但可以把学到的和中国文化融合起来,创作具有中国特点的油画作品。”靳尚谊告诉记者,他第一阶段是把中国壁画和油画融合,第二个阶段是吸收中国水墨画的特点和油画融合。

  大师的力量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