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人物 > 正文

2021当代书画名家新春大拜年——王传银

2021-02-02 09:22作者:丽丽

 
祝愿师友
 
新春大吉、阖家安康
 
艺术简介
 
王传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常务理事,英国皇家荣誉博士,济南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出版有《当代中国画名家王传银》等六部专集。应邀参加水墨中国、中国气派、97中国名家峰会、魅力侨声、走进惠安、江西采风、多彩贵州、大美新疆、丹青草原行、美丽阿拉善、大美池州、走进武当、梦萦徽州、相聚澳门、走进西藏、写意精神、水墨对话等高层论坛及全国学术交流活动。
 
2016年8月在浙江桐乡举办了中国画名家三人展;
 
2016年国庆在珠海举办了“墨道归一·王传银、包少茂、赵华双中国画名家特邀展”
 
2015年在湖南郴洲举办了六人邀请展;
 
2014年入展哈尔滨全国美术作品双年展;
 
2012年4月应邀在广东汕头举办了著名画家王传银个人新作展;
 
2012年获第二届全国“徐悲鸿铜奖”
 
2011年应邀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精品展;
 
2010年被济南市人民政府授予“泉城文艺奖”
 
2010年获第十六届亚洲运动会最高奖(奖金12万元)
 
2010年获东北亚国际艺术大展银奖(奖金10万元)
 
2010年获国家画院走进鄂尔多斯美术大展(优秀奖)
 
2009年入选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2009年入选第五届青年中国画年展;
 
2009年应邀参加“湿地情全国提名展”
 
2008年获全国中国画作品展(最高奖)
 
2007年入选2007中国百家金陵;
 
2007年获“中华情”美术作品(巡展奖)
 
2007年获山东首届青年美术大展时代(主题奖)
 
2007年获环保世纪行作品展(金奖)
 
2007年《黄河的丰收年》获2007年全国职工美术作品展优秀奖;
 
2007年《艰辛之路》黎昌第五届青年中国画年展入选;
 
2007年《岸边惠风》第四届中国西部大地情中国画油画作品展入选;
 
2006年获全国中国画作品展(最高奖)
 
2004年《日出东方》首届全国电视中国画大赛入选;
 
2002年《苍魂》第二届中国画展入选;
 
1999年《国色东南风》全国第二届中国花鸟画展入选;
 
1997年《国色》庆祝“97香港回归”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
 
作品欣赏
 

 

 
行走在艺术大家之路上——记著名国画艺术家王传银
 
文 / 辛牧(中华新诗研究会理事,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美术评论家)
 
时下,面对如火如荼的美术市场,有谁在执著地坚持“为民写真”的创作风格,行走在艺术大家之路上,以绘画语言为基层民众呐喊?民工潮系列、《父老乡亲》系列、老渔民系列、老街坊系列、关注学前儿童系列……这一幅幅倾注着画家情与血的力作,以成熟的传统水墨形式,塑造了一组组鲜活的时代平民形象,表达了画家关注平民生活和命运的创作理念,成为呼唤仁爱精神的无言载体。这便是著名画家王传银。
 

 

 
多年来,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协会副主席、中国国画家协会常务理事、济南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的王传银先生,虔诚地探索绘画艺术,在崎岖蜿蜒而又令人痴迷的艺术台阶上不懈攀登,先后出版了《当代中国画名家——王传银》等6部专集,他在用作品感染读者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雕塑着自己的大家风范和地位。
 

 

 

 
自幼酷爱绘画的王传银有着曲折坎坷的经历,丰富传奇的人生,才十四五岁时便参加了工作的王传银干过建筑工人,搬砖砌瓦和泥沙;修过渠打过井,刨坑下钻竖铁架;做过筑路、钻井工,在脏乱苦累的环境中体验人生。不论什么情况下,他的心中总怀有美好的愿望,毕业后当了美术教师,以自己的才华学识,“桃李满天下”。后来,当过政工干部,画院副院长和秘书长。一直在基层,经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的王传银,感悟至深的就是,在市场经济时代,生活在各个阶层的人,都需要理解和关注。一直以花鸟画创作为主的王传银,在2006年毅然改攻人物画,他要以现实主义水墨人物画为平民塑像,为民众呐喊,通过创作,去探究百姓的心理状态,去思考画家的社会责任,走出了一条“为人生而艺术”的道路。
 

 

 

 
现实生活中那些为了生计而背井离乡的民工,一张张忧愁的面容,一双双迷茫的眼睛,深深地嵌入他的脑海,激发他的创作欲望。他以自己的赤诚之心,温暖民众的希冀,《父老乡亲》系列作品,画面充满了画家对生活在基层人们的深厚情感,可谓是从画家心底升起的道道彩虹,是画家的感情和创作冲动的溶合。伫立在无言的画卷前,耳边仿佛响起一声声号召,激起一阵阵钟声。有时,他即使走在马路上,走进街道里,他也会敏锐地捕捉到创作灵感,许多人们熟视无睹的现象,在他眼里却蕴涵着深刻的含意。
 

 

 
社会活动花絮
 

 

 
《老街坊》正是这样一幅经典之作。画幅中两个农民表情有点儿木然地坐在门槛外的石阶上,身后是正在用手抓饭往嘴里送的小孩子。小孩子的额头间那一片儿淡淡的白色引起了细心读者的注意,那是缺钙的表现。王传银正是试图以这一微小的现象,唤起人们对这一群体的关爱之心。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在这样的土壤上,在此等的环境下,何以茁壮成长?健康发展?这不仅体现了画家“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仁爱之心,也反映了画家“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神圣责任感。
 

 

 

 

 
近年创作实践中不断获得成功的王传银总结说,任何美术作品,只有当其思想性和艺术性融汇在一起时才会绽放出艺术大美的光彩和强烈的感染力。他以高度的责任感,神圣的使命感,主动地将自己的绘画创作汇入时代的主旋律,在强势变幻的时代漩涡中,探索艺术大美的通道,特别是将刻画平民、反映大众、体现民意作为绘画的最高追求,创作了大量经典之作。作品《山寨心事》,表现了墙根边的几位山村留守人员肩负孙儿的老妪,低眉沉思的村妇,凝望路人的儿童,他们在想什么?在渴盼着什么?这不正是一个时代画家应该去探究的吗?这幅作品荣获了2010年全国民族百花奖,堪称时代的里程碑之作。著名美术理论家、博士生导师尚辉就此专门撰写文章,称王传银的国画是时代的真实记录,具有当代新世纪“现实主义”的中国画特征。这个评价可谓当之无愧。
 

 

 

 
在画坛,王传银先生因获奖而颇有一定的名气,单是2007年里,他一年就连续5次国展入选并获大奖。他说,自己参加大展,是将每次获奖入展当作一次对自己艺术水平的检验。”2008年9月,他创作的《书声伴海韵》荣获了2008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最高奖;2009年12月,参加世界名家书画交流展荣获了优秀奖;2010年9月,《父老乡亲之一》又获得第二届东北亚书画摄影国际大展银奖;2011年3月,作品《迟到了》获得第二届全国“徐悲鸿奖”中国画展铜奖。2011年12月,作品《环卫一家亲》参加中国美协会员精品展。
 

 

 

 
王传银是一个虚怀若谷的人,不论他人如何评价自己的作品,他总是谦逊地接受,他说,最难得的是诤友。同时,他不论走到哪里,在什么场合,总能正确客观地评价他人的创作,并认真吸取长处。就这样,王传银先生始终将自己的作品定位在“以绘画这一独特的载体呼唤社会仁爱精神”上,向着“远方的无限风光”,执著地行走在“为人生而艺术”的艺术大家之路上。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